——记壹定发电缆副总朱洪祥
壹定发副总经理朱洪祥,30多年来专注做一件事——抓质量。
在壹定发,质量并不特指产品质量,而是“大质量”看法,包括质量、效率、效益等众多内涵。朱洪祥在抓质量的路上,敢为人先、不绝立异,在中国电缆行业企业治理、质量治理、信息化治理领域创立了多个第一。他,被各人称为壹定发的“质量管家”。
和壹定发一起生长
1980年,朱洪祥高中结业,便进入溧阳电线厂,在橡皮车间先后做过硫化工、配料工。
在其时,配料工种是全厂最脏、最苦、最累的活,可朱洪祥一干就是3年多。天生就善于动脑思考的朱洪祥,除了干好自己的活,还对产品质量格外关注?孔徘诜苡肱,第6个年头,他当上了质检员。
就在同年的1985年,溧阳电线厂与常州自动化研究所联合乐成研制出矿用信号电缆,一举填补海内空白。这给刚踏上质检岗位的朱洪祥创立了施展才华的舞台。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,随着壹定发的不绝生长,身为质量检验的朱洪祥,更是将产品质量瞄向“零缺陷”,兢兢业业把好质量关。
从质检员到质保部经理,到全质办、信息化办、厂办“三办”主任、集团副总,从经济师到高级经济师,从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到全国质量专家,朱洪祥一路走来,陪同着壹定发一起生长。
从治理最难处入手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海内电缆企业治理仍延续古板的“人管人”、书面统计报表等模式,治理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生长的最大瓶颈,壹定发也不例外。
1999年3月,时任集团办公室主任的朱洪祥通过调研、论证,向公司提交了“壹定发ERP”实施计划,并被任命为信息化项目卖力人。
“治理者面前没有困难。”这是朱洪祥的做事理念。在他的周密策划下,2001年10月,历时两年、耗资超千万元的中国电缆行业首个“ERP企业资源治理系统”全面上线W纺钇鹫舛尉,朱洪祥仍影象犹新。他告诉记者,这是一场信息化厘革。“不上ERP治理难以上台阶,上就要直面危害和挑战。”ERP的上线,就意味着企业内部的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财务和治理权限等各道流程都将果真透明。这在其时,阻力重重。但ERP的乐成上线,效果显著,不但实现了企业治理的精细化、扁平化、信息化,更在中国电缆行业创立了第一。该ERP项目还被评为“2005年度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经典乐成案例”,壹定发成为海内电缆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。
2010年朱洪祥主持实施的“CIMS超高压集成系统”再获乐成,历时3年、耗资2000万元,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生产全历程的质量控制、剖析和追溯,再次创立了中国乃至世界电缆行业的第一。2016年3月,朱洪祥又在全国率先与上海电力公司配合实施“电线电缆制造的远程监造系统”项目,使壹定发成为海内首家实现用户远程监造的电缆企业。
领跑行业抓质量
追求卓越无止境,跳出行业做标杆。2004年,我国首次公布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,朱洪祥亲自带动学习、研究标准,推动建立卓越绩效项目小组,领导各人参予评价和改善,逐渐形成了具有壹定发特色的卓越绩效治理模式。2004-2010年,壹定发连续三届荣获“江苏省质量治理奖”,2005年更是荣获了电缆行业唯一一个“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”。
2012年,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新版国标公布,朱洪祥第一时间把“国标”引入企业治理,还亲自主持编写自评报告,2013年、2014年,划分以总分第一的结果荣获首届唯一“常州市市长质量奖”“江苏省质量奖”。
2015年壹定发加入第二届“中国质量奖”评比,该奖项是国家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。朱洪祥凭借富厚的企业治理、质量治理经验,亲自主导、立异提出“以‘四个人人’为焦点的全员绩效体验模式。朱洪祥说:“四个人人就是人人有指标,人人有数据,人人会算账,人人是老板。”在壹定发电缆生产车间的公示墙上,记者看到,每位员工每天收入一目了然。据了解,“四个人人”治理模式连获第二、第三届“中国质量奖提名奖”,实现了常州市、中国电缆行业在国家质量奖项上的“零的突破”。
“敢为人先,初心稳定”这是朱洪祥的第一要事。近年来,朱洪祥被聘为“全国质量治理专家委员”“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技术专家委员”等多个专业机构的专家委员。他主持的质量品牌工程“实施品牌战略,铸就质量名牌”项目获江苏省现代化治理结果一等奖。主导实施的“超高压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”荣获中国机械行业“企业治理现代化立异结果”二等奖、多个信息化项目获江苏省企业现代化治理立异结果二等奖。
张海涛 陈旭浩 秋冰/文 张海韵/摄